您的位置: 南海经济网主页 > 资讯 > 正文 >

年龄和骨龄,判断孩子的身高究竟该看哪个?

发布时间:2021-08-02 14:11:06   来源:互联网   阅读:-

年龄代表孩子的生活年龄,每过一年增长一岁;

骨龄是孩子的骨骼年龄即生物年龄,可根据X光片的特定图像确定。

年龄与骨龄都能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,那判断孩子身高标不标准究竟该看哪一个,这两者哪一个更准确呢?

孩子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骨骼干骺端生长板软骨细胞不断地增殖、骨化,使骨骼延长,从而实现身高的增长。

生长板存在固有的程序性变化,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长板出现功能性和组织性的衰老变化,软骨细胞不再具有增殖、骨化的能力,此时生长板就会闭合,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“骨骺线闭合”,身高便不再增长。而骨龄与生长板结构性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,骨龄小代表着生长空间足、还能长得更高,骨龄大说明生长空间小、身高增长的时间少。

以两个年龄都是9岁、身高136cm的孩子为例,其中一个骨龄为8岁,另一个骨龄为10岁。虽然他们此时的身高、年龄都相同,但是骨龄小的骨骺闭合时间晚,生长空间多,比骨龄大的孩子将多出2年的身高增长时间,将来的身高也会超过骨龄大的孩子。

相对于年龄,骨龄更能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,判断孩子的身高标不标准,我们应该依据孩子的骨龄进行判断。如同用长度衡量身高、用重量衡量体重一样,骨龄用来衡量骨骼的发育、成熟程度。

但青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受到先天遗传因素以及后天营养、运动、睡眠、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骨骼的发育成熟程度往往与年龄并不一致。

一般情况下:

骨龄成熟速度通常为每年1岁,当骨龄变化大于每年1.5岁或小于每年0.6岁时,表明孩子可能存在生长发育异常的情况。

正常情况下,骨龄与年龄的差值在±1岁之间,如果超出这个范围,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出了问题。骨龄增长过快、超出年龄过多,有可能是早发育引起,将导致孩子生长空间缩短、成年身高受损;骨龄增长过慢、落后于年龄较多,有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、特发性矮小等疾病,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缓慢,成年后身高较低。

因此家长应定期为孩子测量骨龄,检测孩子的骨龄成熟速度。在青春期前每一年应为孩子测一次骨龄,青春期期间,由于性激素的刺激,会加速骨龄的增长,家长应半年为孩子测一次骨龄,及时发现骨龄增长过快或过慢等生长偏离的情况,并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措施。

对于骨龄增长、骨龄与年龄差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孩子来讲,如果想有更多的长高时间、将来能够长得更高,也应延缓骨龄的增长速度,通过运动、中医调节等方法,让孩子的骨龄小于或等于年龄,延缓骨骺闭合的时间,延长自然长高的过程,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长高时间,让孩子将来能长成大长腿!


推荐阅读:旗龙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XML地图 - 网站地图TXT - 版权声明
Copyright.2002-2021  南海经济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